本文引用自2008/3/30自由時報

〔記者葉永騫恆春報導〕首日票房收黑的「墾丁吶喊春祭主場」,第二天的人潮仍未見起色,甚至因為場地塵土飛揚,被部分遊客戲稱「風吹砂」怎麼搬到這邊來了!


有別前一天的冷風颼颼,昨天恆春半島整天豔陽高照,遊客們紛紛換上清涼的熱褲短袖,連遮陽傘也紛紛出籠,不過墾丁吶喊的場地依然冷清,雖然業者從早上十點到晚上六點免費開放民眾進場,並有JUMP、薄荷糖等地下樂團全天接力演唱,但仍難挽冷場氣氛,整天還是只有小貓兩三隻進場。


夜晚的TANK、動力火車、董事長樂團、星光幫等大牌藝人輪番登場,似乎也無法拉進更多樂迷,雖然台下觀眾熱情的搖擺吶喊,隨著音樂沉醉的哼唱,不過一旁的業者卻只能苦笑著大呼:「這兩天真的是含淚開唱,只寄望來年能夠把機場的氣氛炒熱一些。」


占地約十公頃的機場,演唱會四周的上百個攤商,這兩天也搖頭,一名攤商就說:「每天五千元租金,依照這兩天這樣的人潮,休息可能還比較划算。」一名贊助廠商也提到,雖然這個場地的官方色彩濃厚,但似乎沒感受到縣府的協助,現場連官方宣導攤位都看不到,感覺官方好像在冷眼旁觀。


主辦單位也表示,事前評估人潮錯誤,兩天累積下來現場賣不到兩百張票,實在對不起兩百多名工作人員跟排出檔期的藝人,只希望負責督導的屏東縣政府能協助取締外圍不法業者,讓合法健康的墾丁吶喊機場的活動,未來能成為適合闔家光臨的嘉年華會。


據報上說法
這整個活動賠了600多萬
因為票房實在太差
整個空蕩蕩的感覺實在是很不好
今天看到這個消息
想到早上和林逸群討論台灣活動市場的變化
我看過「墾丁吶喊」立刻覺得
也太沒有創意了吧~
人家辦春天吶喊就要學人家
加上另一場春浪活動
三月底到四月中就有一大堆這種很像的活動在墾丁推出
像這樣具有官方色彩的演唱會
真的說要吸引多大的人潮
我真的不敢想像
人家說老牌老字號
春吶都十四年了
春浪也是很有經驗
我一看到墾吶找來縣長扮成dj在那刮唱盤
一整個不能接受

在台灣很多人都說要國際化
然後邀請幾個外國人就沾沾自喜
逸群舉了個例子
在許舜英的新書「我不是一本型錄」裡提到的明星麵包
其實他只要保持自已的風味就好了
根本不用國際化
口碑自然會傳出去
我也是很讚同這句話
六甲有一家很好只的肉圓
他就是好吃
就一堆人去
不需要來個國際化或什麼的

不是凡事都要國際化或是用洋名字好嗎?

創意和認真細膩就是勝負的關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loberrick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