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旅行作家「劉克襄」在最新的旅行文學集「11元的鐵道旅行」裡到了很多很棒的地方
在寂寞小站單元裡有一篇吸引我的目光
「二結站」
拿出高中數十位同學共同送我的「台灣火車環島旅遊」一書
二結是屬於宜蘭縣五結鄉
當年吳沙墾植的組織叫「結」第二個組織就叫二結
故此地就得名
台九線是整個東部的交通大動脈
很神奇地二結火車站並沒有在二結村落的中間
還要走一段路才會到人較多的地方
現在的二結只有普通的電車會停靠
也讓我要到達的難度再提高
到羅東換車北上
很多高中生住宜蘭卻在羅東求學
而事實上這二個宜蘭的大城相距並沒有很遠
中間就卡了中里和今天要造訪的二結

沒意外
整台電車在二結下車的只有我和另一個學生
就在我獨自在月台欣賞這九十年的車站時
整個月台只剩我一個人
在月台上很顯眼地就可以看到今天的目的地「二結穀倉」
偌大的車站只有空蕩蕩的椅子
出站時還有二結地方人士做的導覽地圖


往旁邊走幾步
看到的是劉克襄先生提到的水泥舊橋
非常可惜地是它已經被旁邊的臨時的橋取代
再不復見書中那懷舊的氛圍


太陽好大
本來想硬撐不要拿陽傘
最後還是拿出來了
鬆了一口氣
整個沒遮避物可以抵擋強烈的紫外線
我都快被太陽烤焦
幸好二結穀倉沒有很遠
這座日統時期就在的建物
很奇特地蓋在一望無際的蘭陽平原上
裡面正在整修
相信應該是會走向觀光展覽一途
這樣日統時期擬洋風的建築
在台灣能夠保存的很完整的已經不多
而且建築內的構造大多是以木材為主
很漂亮的建物
與二結車站改建後的樣子比起來
這裡真的古色古香


離開二結穀倉
隨著一旁的二結圳徒步慢行
可能是要發展觀光
一路上都是整修的痕跡
有時令我寸步難行
圳道在台灣的發展史上一直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嘉南大圳、現在是新生高架橋的瑠公圳還有二結圳
這些水利工程帶來農業的命脈
只是現在用水泥一蓋
那種親水的感覺就變成水溝的觀感
著實可惜
畢竟人是親水的動物
像台北市用大堤防把淡水河和市民隔起來
僅管有防洪作用不得不的決定
卻也阻隔人與自然共處的機會
很喜歡圍牆上有些許斑駁的字體
十分有感覺


二結村看得出來要進行整體營造
我也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地點
繞了一圈
雖然只是短暫停留
卻讓我有很深的印象
往宜蘭的火車上
望著綠的很美的蘭陽平原
天佑這片土地
人心美 看的世界也是美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loberrick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