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globe的第一張專輯賣了450萬張
1997年張信的夢想專輯賣了60萬張
2000年n'sync一個星期賣了400萬張

看看現在

2006年globe的專輯賣了9400張
2004年張信哲的專輯賣了2萬張
賈斯汀的專輯二年沒出了

在我高中的時候
日本專輯賣一下就破百萬
現在150000張就可以第一名

時代的變化是擋不住的潮流
以上的時代並非是指歌曲的好聽與否
而是科技的進步
我國一時
張惠妹的卡帶加cd
一共賣了110萬張
我想要買胡瓜的「大雨大雨一直下」
的卡帶和cd
可是卻買不到
因為
這張專輯根本沒有出這二種商品
ok!
為何要提到這個呢?
因為那是我經過的時代
而現在唱片界最大的敵人不是盜版商
而是mp3
一種以point to point(p2p)的訊息傳遞方式
我聽mp3嗎?我聽!
我聽的是80%出自於我自已的cd轉出來的
因為我的cd都是市面難以找到的
也充滿了各個時代的回憶
銷售量真的那麼重要嗎???

重要
因為關係著他會不會有下一張
反觀我支持的歌手
張信哲自已拿出三千萬來做9/8日的最新專輯
「做妳的男人」
小室哲哉對聲音的堅持
絕對不是輕易放棄
在他的書「小室家族的經營之道」之中寫道
我有賣了450萬張的單曲
當然也有一整個不賣的專輯
ok~
不是過氣了嗎?那為什麼他們還要出唱片
原來是為了我們這些很頭到尾支持他們的歌迷
他們一直有新的東西和新的創意
ex:globe的第五張原創專輯「outernet」
完全從pop風走向了trance的風格
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小室不再推出一樣上口的作品?」
昨天阿弟仔說出了一句話
做唱片和你上班一樣
久了也會疲疺

小室以往的作品中
一直有一個和弦是大賣的
無愈添也很愛用
但到了後期的作品之中
那和弦的多到一個不可思議
以「改造人009」的主題曲「genesis of next」(新創世紀)
今天一首ktv的芭藥歌出現8分鐘以上
絕對是自取滅亡
但是
這首就足足有10分鐘之久
又如黃大煒「秋天1944」、「甲午三部曲」
一首有七分鐘,後面吉他狂飆了二分鐘之久
甲午的五首歌加起來有二十分鐘之久

完整的程度另我咋舌

張信哲的美妙歌聲一直被我視為國寶
他所唱出來的作品
一直有品質保證
後期的作品加入了自已的製作
更是精采



黃和張的作品
為什麼會不紅了呢?
因為現在的人
腳步加快了
對人的感情速食化
胡瓜在天花亂墜中有一句歌詞「是誰讓無辜的少男少女 唱著不知所云的愛情」

很多歌
有中國風
那整張都中國風呀
像黃安就很有手法地整張都中國風
有如劉德華的「人間愛」專輯
也是

不喜歡台灣的唱片
很愛說
「這張專輯曲風很多」
結果
弄出來是個屁…
因為為了市場
而做出了四不像的作品

2001年有一張創意讓我驚訝到佩服的專輯
只是那位歌手從此就玩完了

當少男少女唱著不知所云的愛情時
他們已經被媒體可怕的操作著了

最近那位歌手又要出新作了
很明顯的
和之前一樣的東西又出現了
不瞞你說
我還是會期待他的作品
只是當無病呻吟到了一個極致時
創意還是一個創意嗎?
還是就只是「或或或或」而已

買和不買都是自已的事
但是
讓難聽的靡靡之音再度攻擊耳朵時
我還是不會對那位歌手口下留情

不變
是對喜愛歌手的感覺
而非一成不變的歌手

九月
要開始小心鬼打牆歌手再度到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loberrick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