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馬祖有則新聞在選舉的新聞中被埋沒了,有關於「馬祖馬拉松」的經費被訂了上限一事,請容我今天淺談。

    除了試辦性質的「國之北疆」馬拉松之外,馬祖馬拉松從第一屆到第五屆都是由連江縣教育處主辦,旨在於推廣馬祖的運動風氣、鼓勵居民外出運動、達成『打造運動島』的目標,第二目標是在11月觀光淡季之餘,利用馬拉松的觀光吸引力,增加亮點,吸引各地的跑友在淡季前能夠造訪馬祖跑步兼觀光。綜觀來說,馬祖目前除了4-5月的藍眼淚季之外,最有觀光吸引力的活動就屬「馬祖馬拉松」了。從每年增加的報名人數來看之外,跑友間的口耳相傳,更是馬祖馬的宣傳利器。只是很遺憾的是,這活動的經費正在被縮減當中。

50995073_10156308509683403_6928752679128662016_n.jpg

馬拉松是城市宣傳的利器

    想要馬兒好,就要讓馬兒吃點草,後面的糧草短少時,是要前線如何打好一場戰爭呢?是的,在馬祖要辦好一場活動有多麼的不容易。外島辦活動,成本是台灣辦活動的2倍以上,許多的運動專業品項還有相關設施得從台灣船運過來,租賃期硬是比別人多好幾天,成本也就翻了好幾成。還有本地人力招募上更是不易,只好請縣府協調馬高和馬防部協助,雖然讓整個活動更加有在地特色但是也被鄉親詬病,只是這已經是不得已下最好的權宜之計了。或許有些鄉親不知道的是,完賽的紀念酒也是承辦廠商的責任,專屬訂製的成本也是居高不下。每次馬祖馬平均辦下來最少得花上600萬,現在的上限的金額根本無法支應一場好的賽事完成。

    或許有人會說,跑友都有繳交報名費用,這些也是廠商的收入。1200人的賽事在馬拉松比賽來說是一個極小值,辦一場活動,10萬人和1000人在某些基本的部份都是一樣的支出,拿台南古都馬來說,馬祖馬同樣要有舞台、同樣要有交管、同樣要有延線的布置,但是台南古都馬的參加人數是馬祖馬的10倍,基本上,廠商的報名收益是可以涵蓋支出成本的,是有營利空間的。但是反觀馬祖馬,確實需要政府的投入,不是跑友不來,而是馬祖就只能吃下這麼多人,這個難題,也需要相關單位再行思考及突破,廠商沒有營利空間,還有誰會來投入呢?

    換個方向,馬祖馬是一個很好的城市觀光宣傳點,另一種無法取代的馬祖體驗,波士頓、東京馬、上海馬、太魯閣馬、萬金石、田中馬、烤雞馬等等都是一開放就秒殺的賽事,它們都背負著城市宣傳的影響力。馬祖馬的周邊效益,絕對不止比賽一天,可以拉長來看一整個星期來看。賽事引導著跑友前來馬祖、認識馬祖、愛上馬祖,馬祖馬有著這樣的領頭效果。又對於馬祖的鄉親來說,因為報名了馬祖馬後,有多少的鄉親穿起跑鞋,開始跑步、愛上跑步,對於運動風氣和減少醫療成本都有顯著的成果,可以說,馬祖馬正默默地改變鄉親的運動習慣,這不也和馬祖運動島的宗旨相符合嗎?

路很長.jpg

看來馬祖馬艱辛的路還很長

    馬祖馬的成功,帶動馬祖的淡季觀光和鄉親外出運動的觀念,不敢說都沒有缺點和改進的地方,但是無法否認的事,它已經是馬祖秋冬時的大事了。在聽到馬祖馬的預算被議員設定上限時,我感到十分的遺憾,讓願意投入馬祖的廠商能夠有合理的利潤、達成跑友、廠商、馬祖鄉親、地方政府四贏的局面,現在封頂的金額是否能夠吸引到高水平的廠商來投標,值得再觀察,在活動養成的過程中,只要跌倒一次,可得要花好幾年的時間,還不一定站的起來。對於經費的限縮,縣府下一步該如何因應,可得好好三思。

arrow
arrow

    globerrick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