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談我跑馬拉松的心得,心得請看運動筆記。      按這裡

      來談談馬祖的馬拉松歷史吧~從大約10年前開始,全台灣開始風行馬拉松,我的第一次與馬拉松接觸也是在這個時候的「2007西拉雅走鏢」活動,算是和當時的課員們一起小試身手,幾年內,漸漸地,大家發現「運動觀光」是一條新的路,它可以短時間的吸引大批選手及遊客到訪,而且選手們的特性就是,想盡辦法都會到,因為報名了沒跑的話,心裡會超級癢的啊!!馬祖在馬拉松這一塊真的是全台灣最慢起步的縣市,在之前大家所參加的都是連江縣運動會或全國運動會,直到2014年的時候,終於出現第一場大型的馬拉松賽事「2014國之北疆馬拉松」在南竿起跑,這一跑,將全國最後一塊馬拉松拼圖就被私人單位給拼上了,他們真的超強的,那時候,我們有去開協調會,單位只要幫忙拍照,我(指導)和涂皓威(攝影)當時被分配到的地方是媽祖巨神像,活動開始不到20分鐘前導車就帶著第一批跑者過來了,天啊~怎麼可以跑這麼快?我們二個就頂著的大太陽拍了快600張的照片,快速地將影像檔送至教育局和上傳到運動筆記,那天是2014年的11月1日,天氣晴,熱的不要不要的,這就是馬祖國際馬的前身。

2048_5ffb0141929b18d8f186d5abbd9e9434.JPG

(2014國之北疆馬拉松是馬祖的第一場馬拉松賽事)

      2014年,當時的王忠銘處長帶著我們一起去參加交通部觀光局辦的「如何籌辦國際性節慶觀光」活動,內容提到了全球知名的「東京馬」,說明了東京馬如何帶來了巨大的城市行銷和觀光效益,在現場,王處長立刻問我:「在馬祖辦有沒有可能?」,我回想了一下,之前的谷處長原本想要辦鐵人3項,但是後來沒成,我個人是不太贊成的,會後,我們和講者交換了名片,過幾天我們就在馬祖和馬祖馬搭上了線,我們第一次的丈量就在寒風下展開,當我聽到要設計42公里的賽道時,心裡想,真的假的!!!這個跑道要怎麼跑?想不到自己也踏上這個不歸路啊!!接下來,我還是覺得體育賽事應該由教育局來掌管,於是聯絡了縣府,縣長也一口氣搭應了,於是第一屆的馬祖國際馬拉松-「跟著媽祖一起跑」開始了,第一屆我記得報名的人沒有很多,大約800人左右,開跑當天居然起了豪大的霧,為了這個活動我們準備了很多的食物和喔熊的加油板,在南竿各地為選手加油,第一屆,有好有壞,檢討會上,各單位提出了很多可以改進的地方,我覺得很好,因為代表大家重視,也因為第一屆打下了好口碑,跑友們開始口耳相傳,『你跑過馬祖馬了嗎?超硬, 但是我跑完了,爽!!」,就是這種蒐集的心理。

1041108第一屆馬祖國際馬拉松.JPG

(2015年的馬祖國際馬是開始的第一步)

第二屆,第三屆都是爆滿的,我覺得其中幾點很重要的是:

1-南竿居民熱情的參與,沿路上的社區和鄉親主動出來加油。

2-國軍弟兄的參與讓整個賽事多了很大的獨特性。

3-賽事的『紀念酒』獨特且珍貴,獎牌是一屆一個島,從南竿-北竿- 東引-莒光,蒐集全馬祖可是得花4年的時間呢~~

4-賽道有獨特的「南北坑道」和超乎想像的挑戰性。

5-跑步兼觀光,難得來一次把馬祖玩透透。

6-產生比較感,像鄉親都會聊,你居然跑完半馬!!!下次我也要報名,好像這個也很不錯,平常跑一下就喘了,為了11月的馬拉松我要開始練習。

808_f3dc4585c31e217648d7b82a9658ece98f85517967795eeef66c225f7883bdcb.JPG

(第二屆馬祖馬,我的初半馬)

同樣的,當我到北竿工作時,鄉長找我聊「北竿硬地馬拉松」,我在過年的時候在家想了一下,把北竿幾個點抓出來,並且小心翼翼的盡可能不要跟南竿重複,有了以下幾點。

1-小型復刻芹山播音站。

2-北竿的擺暝文化十分有特色,所以要加強擺暝意象(保留元宵味)

3-加強北竿漁村風情的印象。

4-獨特的抬轎文化。

5-出發時由保常公為大家祈福 。

6-魚麵等特產展示。

我大致上表列給鄉公所,超感動的是他們把我的想法執行到200%,在30公里第三次遇到曹大姊的加油聲,真的是會振奮人心的。

然後我們有了第一次的硬地馬,又有了第一次的鐵人三項,到馬祖跑馬拉松,好像就這樣成為跑友們心中不直說的一個小小秘密。

很難到,很難跑,但是你不跑一次不行,因為馬拉松貴在的就是『挑戰』你自己。

808_5231547c2948c37f04c7febfca8826ab84d9ee44e457ddef7f2c4f25dc8fa865.jpg

(累到不要不要的北竿硬地馬,我的初超馬)

 

這幾天,幾個朋友打了視訊來跟我聊硬地馬,其實我報名了,機票也買了,房也訂了,只是工作要我早些來菲律賓,所以只好忍痛放棄,然而從他們口中、馬資網的評論,都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負評,而這些負評並沒有因為比賽完而消失,而是出現在運動筆記的5星疑雲、後來就出現1星等等的評價,我要說的是,自欺欺人是沒有用的,如果做不好,其實只要再檢討,修正,進步不就是下一次成功的基石嗎?

 

運動觀光這4個字

運動專業是在前面的,觀光是他的效益,我個人認為千萬不可以本末倒置,變成觀光運動了,因為安全和專業的運動賽事管理和執行,絕對是運動觀光的前提,最近很多的賽事標榜著補給品超好,種類多少,但是我身為剛入門的跑者,我在乎的是,有沒有鹽,水夠不夠、香蕉怎麼切、運動飲料喝到飽、怎麼降溫、肌樂噴劑等等,整體的規畫,對於我來說,那些宣傳點的特色,是加分而不是原本的成績,如果沒有安全的跑完,整個活動對我來說都是沒有義意的。所以在籌畫活動時,我建議賽事專業永遠是要放在前面,而且觀光只要順著賽事去辦理,肯定是會事半功倍的。

 

馬祖除了藍眼淚還有什麼?這是前兩年我不斷問自己的話。然後我想通了,美女不用再上脂粉,就是把原本的生活放大就是最好的觀光素材,馬祖除了創新外,舊酒換新包裝,也是很重要的。馬祖馬和北竿硬地馬真的是我有私心的賽事,因為我真的參與了從無到有的過程,現在是要加強宣傳和養活動,讓好的口碑維持下去,今年全台最注名的萬金石在活動辦理上跌跤了,議員立刻請新北教育局提出說明,而新北教育局也立刻道歉,因為萬金石可是台灣馬拉松的金牌門面啊~但是萬金石他有跌倒的本錢,馬祖馬和北竿馬是沒有跌倒的本錢,沒有細心的呵護,會像前些年的古都馬,得花上好幾年的氣力才救的回來。

幾個點提出給大家參考:

1-宣傳時間點:因為決定都太倉促,所以整個宣傳配套就不夠時間,容易與其他賽事撞期。

2-紀念酒不但是宣傳馬祖酒的好方法,也是讓跑友收集的一個誘因。

3-觀光配套要和報名時同時上線,一次在網站上就買好。

4-其實真的沒有幾個人去選手之夜,是不是簡單的幾個在地的表演就行了,讓大家早些回去休息,把錢省下來放在設計和衣服的材質吧~

5-活動現場都太早收了,每次全馬回來都有一種累的要死卻人去樓空的感覺。

6-手冊除了放各島地圖外還可以放『建議行程』教大家怎麼玩。

7-馬祖國際馬拉松是否有足夠的英文報名介面和付款方式,國際的聯絡窗口,現場是否有翻譯?這次在馬尼拉報名,就花了我很多的時間和力氣,但是全英文的介面還是很好操作啊!

 

808_84643f09ca4d7378ca1b2ca3dba5643b65b9eea6e1cc6bb9f0cd2a47751a186f.JPG

(2017第三屆馬祖馬,我的初馬)

這篇文章花了我二個小時,我只是一個小小在跑馬的『觀光人』,我永遠相信運動界的好朋友給我的練習建議,因為專業這東西啊,只有你懂的時候,才會顯得他是多麼的珍貴,希望馬祖的運動賽事都再上一層樓,大家加油。

 

2018.04.08 在遠方工作的假馬祖人 余政哲 寫於 馬尼拉大都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loberrick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