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會很困惑自己用什麼心態去看蔡明亮導演的作品
帶著一點朝聖帶著一些困惑帶著某種期待也帶著一種世故
總覺得要在他的電影裡面看到些自己
於是羅浮宮這三個字對我的意義不大
就算在這麼大的招牌下
這還是一部標準的「蔡明亮」電影
是蔡導的心情也是我的心情
片子裡的羅浮宮
和大家看見的是二個世界
有位觀眾在映後座談的時候問了一個問題
「為什麼你拍的羅浮宮不美?」
導演說:「如果你要看你心中的羅浮宮,那你買票進去即可,這是我的電影,所以我的羅浮宮是長這個樣子的」
陰暗的下水道
巴洛克式的水池(僅管它總會讓我想起李康生的「不見」最後一幕)
找不到出口的人們
這都是「羅浮宮」
因為我們走進去
所以我們都是羅浮宮的一部份
仔細瞧
蔡導用了很多的反射的畫面
有時我實在無法分辦我是在看幻影或是真實
「這是一個陷阱」
我們掉進去了

台灣和法國
都一樣脆弱
在衣物的包裝之後
慾望和空虛是沒法隱藏
就算他是大明星、小導演、看片子的你我
為什麼是「臉」
鏡子、水、美女
原來這張臉可以自由抽換
放上你想放的任何人
我想
這是我對片名的意見

昨天我刻意挑了有導演到場的場次
這次是我第一次見到蔡導
他是一個藝術家
只是他的作品要靠大家用每一張250元的電影票
而不是放在拍賣場上拍賣
明年5月起羅浮宮你可以買一張門票
看到這部片
幸運的是台灣搶先全世界先看到『臉』的真面目
請你買票後進戲院前
先告訴你自己
「你正在羅浮宮內欣賞台灣的驕傲」

這部片很搶眼的除了聲勢驚人的法國演員
我很驕傲地說台灣演員的演出表現比法國演員更令人驚艷
只是我們的市場呢?
是不是可以把你看好萊塢片子的錢看一部你想看的台灣電影



我們的面相
一部台灣人的作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loberrick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